发布日期:2021-10-28 18:17:54
一、宏观经济
经济基本面,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受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双碳限产、限电、缺芯等因素影响, 3季度经济显著下滑。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3季度年平均增长4.9%,较2季度下滑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生产方面,10月以来,生产高频数据也较上月小幅走低。
需求方面,消费来看,受收入恢复缓慢和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消费短期超预期下滑,后续随着就业的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和促销费政策的持续发力,消费增速可能继续处于温和向上修复的进程中。投资来看,基建投资方面,财政后置对基建投资将有所支撑,四季度财政仍有发力空间,同时地方政府风险防控、化解隐形债务等也仍然是重点工作方向,预计四季度基建增速保持温和增长态势。房地产投资在竣工的支撑下韧性较强,但受政策调控影响预计边际有所走弱。制造业投资方面,目前工业企业利润仍保持高增,同时产能利用率和出口维持高位,信贷发力支持,预计后续制造业投资仍将温和上行。
二、权益市场
本周权益市场小幅回暖,成交量仍然维持在低位徘徊,体现市场仍然不温不火。从结构来看,本周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跟随工业商品一同走强的周期板块,其余板块均表现较弱。
全球疫情方面,全球确诊数量中枢来到前期低位,但整体下行速度变慢,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的到来,一些前期处于下行趋势的国家也已经开始不同程度的反弹。目前绝大多数主要国家均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免疫屏障,但后期仍需关注是否有更具破坏性的变种病毒出现。
经济基本面方面,本周公布了我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1%,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3%,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4%。除社零数据小幅超预期外,其他数据均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既有疫情、水患等因素,更主要的原因仍然是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关系方面,在前期美国新任贸易代表戴琪发表新的对中贸易政策后,中美双方近期在经贸上的互动不多,但在其他领域却仍在维持博弈,比如美国参议员近期推动制裁南海相关中国实体的法案,另外中俄舰队联合穿越日本津轻海峡。
总体来看,全球疫情后期大概率随着季节的转冷会出现反弹,不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整体可控。我国宏观经济中期仍有下行空间,而国际关系仍然面临不确定性。故我们对权益市场的判断仍然为短期中性,中期中性偏空。
三、固收市场
本周,固收市场收益率较上周整体小幅上行,其中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例的短端利率较上周上行4BP左右,长端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较上周上行约1BP。本周,进入季度缴税时点,叠加地方债发行缴款加速,前半周资金面有所收紧,但央行于本周三即开展10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得益于央行超额投放,资金面再度转松。
往后看,货币政策方面,目前市场对于短期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带来通胀,进一步引发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情绪有所升温,但本轮通胀并非典型的需求侧拉动通胀,主要是前期疫情影响下的供给短缺导致,此外,目前从PPI向CPI的传导看并不明显。相反,在面对国内面临经济下行、中小银行经营难以及债务风险等压力下,货币政策收紧的必要性并不大,本周易纲行长在G30国际银行研讨会上的发言也进一步有所印证,因此,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稳货币的基调不变。从基本面来看,在前期结构性紧信用叠加疫情反复影响下,短期国内经济有边际走弱,往中期维度看,我们认为,下半年在对地产和地方隐形债务监管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叠加短期“双控政策”影响,整个投资端的表现可能会不及市场预期的乐观,另外,疫情仍有反复的可能,对生产和消费等数据进一步形成拖累,基本面仍有向下的预期差。因此,我们对债券市场仍持短期中性,中期中性看多观点。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建信资本提供,仅供本公司客户和合作机构使用。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所提供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本公司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但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承诺。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损失负责。